技术文章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技术文章 >DAP-seq技术:揭示转录因子与基因组交互的分子图谱

DAP-seq技术:揭示转录因子与基因组交互的分子图谱

更新时间:2024-04-24   点击次数:47次
  在探索生命现象的微观世界中,转录因子与基因组DNA的相互作用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环节。DAP-seq(DNA affinity purification sequencing)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高通量实验方法,旨在系统性地揭示转录因子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结合位点,为理解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。本文将详细介绍DAP-seq技术的原理、步骤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。
  DAP-seq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转录因子对特定DNA序列的亲和力进行富集。首先,将纯化得到的目标转录因子与基因组DNA片段混合孵育,使转录因子与DNA上的特异结合位点形成复合物。随后,通过亲和层析等手段将转录因子-DNA复合物与未结合的DNA分离,从而实现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富集。
  富集后的转录因子结合DNA片段经过纯化、PCR扩增后,进行高通量测序。通过比对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,可以确定转录因子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具体结合位点。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包括结合位点的分布特征、motif识别、结合强度评估等,以揭示转录因子的偏好结合序列、潜在调控靶基因及调控网络。
  通常采用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(如大肠杆菌、酵母或昆虫细胞)过量表达目标转录因子,然后通过蛋白纯化技术(如镍柱亲和纯化、GST pull-down等)获得高纯度的转录因子。
  将纯化的转录因子与基因组DNA片段(如限制酶酶解产物或随机片段化DNA)进行孵育,形成DNA-protein复合物。接着,通过亲和层析、免疫沉淀等方法将复合物与未结合DNA分离,实现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富集。
  富集后的DNA片段经末端修复、接头连接、PCR扩增后,进行高通量测序。测序数据经过质控、比对、peak calling等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,最终确定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,并进一步探究其调控网络和功能。
  DAP-seq能够全局性地揭示转录因子在基因组上的结合位点,揭示其偏好结合序列(motif)、结合强度、结合位点分布规律等,有助于深入理解转录因子如何通过识别特定DNA序列来调控基因表达。
  通过DAP-seq鉴定出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,可以关联到附近的基因,推断转录因子的直接调控靶基因。结合其他表观遗传学和转录组数据,可以构建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,揭示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、多因素协同作用机制。
  在疾病研究中,异常的转录因子活性或结合模式往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。DAP-seq技术可用于比较正常与病理状态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差异,揭示疾病相关的转录调控异常,为疾病机制解析和治疗靶点发现提供线索。
  DAP-seq不仅适用于动物细胞,还广泛应用于植物和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。通过揭示特定环境下或生物过程中的转录因子结合模式,有助于揭示物种适应性、生长发育、逆境响应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。